本日重阳节民间插茱萸辟邪吃重阳糕点菊灯图

本日重阳节:民间插茱萸辟邪吃重阳糕点菊灯(图)

2014年,长春举行重阳节祭孔活动张瑶摄

中新北京10月21日电(上官云)今天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历来,人们都讲求在这一天登高、插茱萸辟邪、饮菊花酒。民俗学者王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除此之外,古时民间还有吃重阳糕、点菊灯等种种有趣风俗。

民间登高、插茱萸辟邪吃迎霜兔与重阳糕

据公然资料显示,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构成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四大祭祖节日之一。至唐朝,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当时宫庭、民间同贺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其实,重阳节最早起源于古代避忌观念。传说,那一天如果不离开居住地去山上的话,可能会遇到灾害;而避走山上以后,归家时发现牲口都已死去,这就相当于代自己受过,后来构成传统:重阳一定要登高。民俗专家萧放解释道。

王娟认可了这1说法。她同时介绍,菊花到了九月才绽放,古时被认为是长寿花,当时曾有帝王给年长的大臣送菊花,祝愿其长寿,后来与九九重阳合并在一起,逐步演化为今天的节日。

在饮食方面,人们则会吃重阳糕与迎霜兔。王娟说,重阳糕也叫菊花糕,或制作原料中有菊花,或糕饼上会有菊花纹饰,重阳糕会分成很多层,形似宝塔,多是尊长送给子女,有祝愿孩子们步步登高的意味。吃迎霜兔其实就是吃兔肉,与多子之意有关。

重阳节又称菊花节古时点菊灯、搭菊花山

其实,说到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与传统习俗,与菊花不无关系。王娟介绍,重阳节首先是一个关于菊花的节日,菊花在过去是君子的意味,古人对其评价极高,重阳节过去又叫做菊花节。

正由于如此,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宋朝《东京梦华录》卷8: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道教出现后,菊花又成为道教修炼、养生的意味,当时民间认为喝菊花水可以白癜风该如何治疗使人长寿。王娟称。

等到了宋朝,古籍中关于菊花的记载就更多了。王娟说,重阳节前后,除登高、插茱萸等一系列风俗外,人们会赏菊、点菊灯、搭菊花山,整条街都非常漂亮,所谓白癜风能彻底治好吗菊灯,就是用菊花制出各种造型,人们也会在灯下赏菊。

当时官府还会与民间同乐。重阳之时,明清时期,会办一些有关菊花的展览,各家各户,尤其是商铺,还要买很多菊花,去装潢自己的门户庭院。王娟称。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talenter.com/yxfa/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