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绿地成网成片山水相依绿网相连组图

公园绿地成成片山水相依绿相连(组图)

西部新区公园局部效果图。

幸福河湿地公园效果图。

望山见水的美丽乡村、绿意盎然的景观林带、精致幽静的滨水空间……未来的珠海西部生态新区,将出现1幅美丽的生态宜居城市画卷。

从日前印发实行的《广东珠海西部生态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年)》了解到,新区将依托原有水系、山地及自然景观构建自然生态隔离带,完善城市公园、绿道络等生态廊道建设,构成海陆相连、山水相依、绿连通的生态安全体系,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据了解,2030年前,珠海西部将大力推动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带状公园、专类公园、社区体育公园等的建设,营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城市公园绿地体系,依照500米的服务半径均衡布置功能复合的社区公园。

生态格局山系海岸构成生态屏障农田山体塑造生态绿核

这样的美景有望延续。在生态文明建设奋力书写的时代背景下,珠海西部生态新区将依托江、海、山、田等自然资源,构成由北部山系、南部海岸构成生态屏障,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山体生态保育区为生态绿核,纵横水为生态廊道,海岛、湿地等为特点景观的生态安全格局。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被誉为“地球之肾”。根据《计划》,西部生态新区将推动高栏港西海岸湿地公园、磨刀门城市湿地公园、斗门水松林湿地公园等湿地公园的建设,展开湿地资源监测、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及科普宣教等探索,建设依江傍海的湿地生态体系。

在保育和修复红树林、自然海滩等生态岸线的基础上,建设富山新城至海泉湾的滨水休憩带,推动飞沙滩、金海滩、银沙滩和海泉湾等多个以滨海观光活动为主题的海岸公园建设,加强生产岸线控制和海岛资源保护,打造具有珠海西部生态新区特点的美丽海湾。

白癜风能否治愈

《计划》要求,要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郊野公园组成的森林绿地资源的保护,建设山林生态体系。依照计划,西部生态新区将打造以孖髻山、烟墩山、连湾山等以山林和滨海观光为特点的森林公园体系,建设尖峰山、大霖山、茅田山等一批以户外休闲运动为主题的郊野公园体系,丰富市民的生活。

公园体系建设四大城市综合公园打造西部中心城环城绿带

出门见景,推窗见绿——今后,珠海西部居民将享受更多绿地,诗意地栖居。2030年前,珠海西部将大力推动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带状公园、专类公园、社区体育公园等的建设,营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城市公园绿地体系。

综合公园建设如火如荼。依照计划,西部地区将建设金湖公园、尖峰山公园、白藤山公园、平沙新城中心公园等一批综合公园,增加皮划艇、赛艇、帆船、水球等水上运动设施,打造有影响力的综合文体康乐公园。

社区公园体系逐渐完善。生态新区将整合城市点状公园绿地,建设一批小区游园和居住区公园,围绕各个社区中心,依照500米的服务半径均衡布置功能复合的社区公园。

带状公园遍地开花。“依托新区纵横河涌水,打造一批滨水带状公园。”《计划》提出,加快推动“幸福河—中央水系”景观提升工程,买通大门航道至东咀湿地公园的河涌生态通道,构成西部中心城区环城绿带。与此同时,依托富山沿河带状公园、平沙新城湿地公园,构成连结富山新城与平沙新城、集生活休闲和生态保护功能的西部滨海景观大道。

专类公园建设提上议程。据介绍,西部生态新区各社区依照500米—1000米的服务半径均衡布置儿童公园和游乐公园,依托斗门古镇等历史文化社区,建设一批历史公园、雕塑园,依托各类农住社区,建设一批小型的南亚热带植物园和岭南风景公园。

绿道建设五大绿道络串连西部力争“山水相依绿相连”

每逢周末,在珠海西部总能看到一批背包客骑着自行车在绿道上游玩,幸福之情弥漫在脸上。“城市竞争很剧烈,但遍及各处的绿道就像沙漠中的绿洲一样,给人带来快乐。”在斗门井岸镇工作的赵先生说。

依照计划,珠海西部生态新区将充分利用大型山地自然绿地系统和河涌、绿道、沿海防护林带、道路廊道等条形绿地,构建山水相依、绿相连的生态廊道。

绿道络建设会更加完善。西部将建设一批登山绿道、滨江绿道和水上绿道,重点建设通山达水的五大绿道主干络。

与此同时,依托特点河水系和道路两旁防护绿地的建设,构成板块间生态廊道。以泥湾门水道沿江生态防护带及两岸景观带,构成西部中心城区与鹤洲南的生态廊道;以黄杨山、烟墩山、孖髻山等山系与西部中央田园区,构成西部中心城区与富山新城、平沙新城之间的生态隔离;以3灶、平沙等基本农田和河口湿地,建设贯通东西的生态廊道。

点评

广东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所长张虹鸥:

新区生态建设凸显3大亮点

兼具前瞻性创新性可行性

珠海西部生态新区位于珠三角西部,是西江出海口之一,横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崖门等4大口门,是陆海交互的关键区域。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农田资源、湿地资源、滨海资源,自然生态本底良好,已构成“山、城、江、田、海、岛”的自然生态格局,生态地位尤其突出。

依照计划思路,生态是新区的“生命线”,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是贯穿珠海西部开发的重要理念,是确保西部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道重要屏障。为此,《计划》提出了构建“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推动四大城市综合公园建设、建立五大绿道主干络、构成8大生态量化指标等一系列生态举措,严格保护江、海、山、田、城融合的生态环境,全面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方式,打造紧凑集约、低碳循环、便捷高效的生态新区。

在笔者看来,西部生态新区的生态建设具有3大亮点,出现出较强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可行性和操作性强。

1是依托生态本底,构建健康系统。作为珠三角重要的滨海新区,丰富水体系、海岸线、河口、岛屿、滩涂湿地无疑是其特点所在。新区计划充分地斟酌珠海特点和珠海西部新区生态本底,通过依托江、海、山、田等自然资源,构建由以北部山系、南部海岸为生态屏障,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山体生态保育区为生态绿核,纵横水为生态廊道,海岛、湿地等为特点景观的生态安全格局,缔造“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增进陆海兼顾发展,促使生态系统功能完善。

2是转变发展理念,建设美丽珠海。新区计划致力于通过湿地生态体系、农田生态体系、绿道生态体系、山林生态体系、郊野公园体系、城市综合公园体系、美丽湾区、生态岸带建设,构成点线面完善结合、城乡全面覆盖的绿色生态络,以到达“使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城乡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计划内容完全全面。

3是提出明确目标,引领美好未来。计划在吸收中欧及其他国际宜居城市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从“滨江田园”、“海绵城市”、“人本宜居”、“智慧管理”等5大生态特点构建了5大生态量化指标体系,是落实“西部生态新区将打造成为国际宜居城市的示范区”的作用举措,走在了探索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前端。

链接

五大绿道

黄杨河及泥湾门水道人字形滨水绿道

三灶至富山海岸带的滨海风情主题绿道

黄杨山至御温泉的养生揽胜主题绿道

鹤洲北至富山的民俗文化主题绿道

金湾高尔夫至海泉湾的休闲度假主题绿道

森林公园

孖髻山、烟墩山、大平山、大杧岛、连湾山等

郊野公园

尖峰山、大霖山、茅田山等

综合公园

金湖公园、尖峰山公园、白藤山公园、平沙新城中心公园等

看点

培养七彩花田建设水果长廊

七彩花田是西部生态新区未来的1大看点。《计划》提出,将结合复合型农业项目的开发,推行多品种莲花种植,培养万亩莲塘景观。依托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兰花种植技术,培养浪漫兰花田园。依托白蕉南澳村等地,发展浪漫桃花园等花卉观光项目,打造“多彩西区”。

与此同时,推动白石等地火龙果、芒果等岭南佳果的规模化生产,建设观光体验型十里水果长廊,开发独具特色的农业观光、休闲体验项目。

黄杨河、白龙河都将有湿地公园

《计划》提出,要加强沿江湿地公园建设,加快建设斗门水松林湿地公园,提升黄杨河湿地公园等休闲文化功能,增加湿地垂钓、赏鸟观景台等休闲文娱设施,依托白龙河湿地公园,培养黑脸琶鹭等候鸟栖息地。另外计划建设湿地科普馆、湿地研究中心、湿地宣传教育基地项目。

案例

石龙村

生态农业让农民收入“翻了好几番”

踩着新建不久的柏油路,闻着地道农家煮饭清香,看着街道旁盛放的红粉紫荆,听着身旁老太太动听的笑声,行走在石龙村,你能感受这里的富足与安稳。

石龙村位于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北部,是典型的纯农业村。围绕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石龙村以种植花卉苗木为重点,不断推动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共赢”。如今,石龙村花卉苗木种植由最初的100亩增长到现在的18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1,农民收入也从2004年的4000元,增加到2014年的12300元,,并带动全部莲溪片区构成了近万亩的花卉苗木种植基地。

花木种植产业链带动村民就业

近日,石龙村56岁的周悦汉给自己的儿子在斗门区井岸镇购置了一套新居。这几年,凭仗自己种植的紫荆、秋枫等“畅销”花木,周悦汉不但还清了之前因生活困难欠下的20多万元债务,还给自己跟老伴一次性交齐了5.7万元的养老保险,“以后干不动了,每一个月跟老伴还可以拿着两千多的养老保险金,日子总算是安稳下来了。”

石龙村村委会员工何女士告知,之前村民大多种植水稻,1亩地收获很低,辛苦了一年也就挣个几百块钱,依托国家补贴才委曲过日子。发展花卉苗木种植后,每亩地收获都在3000元以上。“我平时在村委会上班,所以家里只种植了10多亩树,很多村民都种植了2三十亩,一年就挣好几万块钱,花卉苗木种植让村民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除收入的稳步提升外,村民的就业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很多村民家里种植了大量的花木,到了需要施肥、耕种的季节,有些村民忙不过来,就会雇佣其他村民当钟点工,每天发他们几百块钱工钱”。

由于近几年石龙村的花卉苗木业市场广阔,慕名前来购买的人很多,“很多商家都知道石龙村的花卉苗木出名,可是他们对一些具体的情况缺少了解,很多村民就负责担当中介,给买家牵线搭桥,介绍花木品种、特点、价格等情况,从中收取一定的佣金。”何女士说,现在石龙村与花卉苗木种植业配套的行业如“中介”、运输等,正在逐步完善,石龙村的充裕劳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动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借助幸福村居建设的机遇,石龙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提升村容村貌,入村公路、污水处理、巷道整治、路灯安装、街心公园、休闲广场等相继完工,提升农村环境宜居水平。

“之前村民种植的大多是水稻,或养殖鱼虾,村里的卫生无人看管,环境脏乱差。”村民周先生告知,自从发展花卉苗木业,村里的绿化做的越来越好,基础设施也越建越多,村民们也都乐意多出来“活动筋骨”。

每棵树都有二维码“名片”

走在石龙连心特点苗木种植基地,树木错落有致,红粉紫荆刚刚探出花骨朵,鸡冠刺桐红色的花瓣在阳光的照耀下娇艳欲滴,生机盎然。

种植基地是石龙村以合作社情势推动产业发展的成效之一。目前,石龙村花卉苗木产业规模化、品牌化效应初现,优良品种木棉、秋枫、黄槐、紫荆等在市场供不应求。

考虑到单个农户势单力薄,苗木价格受市场波动,抗风险能力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干部带头成立了石龙连心园林花卉专业合作社,吸纳村民参加,筹集资金将近500万元,建设石龙连心特点苗木贮存培植基地(以下简称培植基地)。

驻村书记张宪向介绍,基地主要从农民手中收购“原苗”,培植“商业苗”,在提高农民的收入的同时,下降了种植风险,也引入了更先进的技术推动产业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mytalenter.com/gaishu/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