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资,离文化产业有多远
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第7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上,影视产业发展资金的短缺问题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1大焦点;10月底,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论坛上,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建立成为业界人士探讨的热门……由于投资的匮乏,中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在整体上缺少必要的范围效应和范围效应。如何解决并建立良性的投融资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今年8月通过北京市软件协会上报了一个资金扶持的申请,但还没有下文。”11月21日,北京永乐票务公司履行董事王仞儿童白癜风的原因在接受采访时说,永乐票务计划建立的票务电子商务系统平台,存在20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作为一家民营文化公司,虽然永乐票务的经营事迹在北京文化演出及票务经营机构中名列前茅,但王仞坦言,该企业在成长中依然需要一定资金支持,却缺少能力和渠道来寻觅资金。不但永乐票务这样的民营文化公司存在资金饥渴的状态,国有文化企业也基本类似。有业界人士说,国有文化企业在大型项目运作时,也常需要依赖外来资金的支持。解决资金问题,目前不过3种方式:政府扶持、债权融资(个人借贷、银行贷款)、股权融资(风险投资、战略投资),但接受采访的几位人士均指出,这些方式对目前的文化企业,还存在诸多问题。
政府资金作用有限对文化企业在成长中的资金需求,政府一直在积极努力。成立于1986年的国内首家文化发展基金会――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2003年取得政府注入的2亿元资金,加上其通过聚集社会资源,2004年对各类公益文化项目的资助总额到达3890万元,2005年对各类公益文化项目的资助总额到达8360.08万元,2006年前6个月为2585.3万元。据该基金会有关人员介绍,多数资助项目在下半年进行。今年11月15日,北京市发改委发布了《北京市增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从今年起,北京市政府将每一年安排5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重点采购、后期赎买和后期嘉奖等方式,对文化创意产品、服务和项目予以扶持。“别看北京每一年有5亿元的资金,分摊到文化创意产业的8个领域,不占强势地位的行业取得的资金就不多了,那真正可以给予民营票务公司的资金就很少很少啦。”王仞说,抛开多种因素不谈,政府扶持资金也是十分有限的。政府扶持资金的作用有限还表现在电影行业。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中宣部《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该政策规定,将从全国的电影放映收入即电影票房中提取5%作为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扶持国产精品电影的力度。总票房的5,比起1991年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成立早期的“一张票提取5分钱”所召募的资金要多得多。以2005年全年20多亿元的票房收入计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地方算,其5的资金可以到达1亿多元,但是扣除专门用来改良农村电影和老少边穷地区电影的公益投入,用于商业国产电影中的份额,远远没法满足200多部影片的制作资金需求。其他包括音像、动漫等文化领域,也存在一样的问题。而从政府扶持的深层次角度来讲,扶持资金是不可能解决产业资金缺口,仅起市场引导作用。
银行信贷缺少信誉保障“向银行借贷,谁来给我担保呀,像我们票务公司还有几台电脑和一些系统平台,一些‘三五个人、七八条枪’的演出公司根本没有任何固定资产,这样既没有担保又没有抵押的,银行是不可能放贷的。”王仞说,在国外,可以拿着项目计划书找到贷款,而在国内是绝对不可能的。缺少信誉担保、没有资产抵押,这是阻碍多数文化企业获得银行信贷的最大障碍。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齐勇锋表示,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很大的不同是,文化产业主要是以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这样的无形资产作为资产存在的表现形式。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文化发展研究所陈庆安说,难以评估的风险性也为信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他认为,在文化活动中,高投入与高产出之间并不一定具有稳定的函数关系,而是一种几率关系。虽然从普遍性角度来看,文化产品方面的高投入可以带来高产出,但当具体到某一文化产品的投入和产出时,由于存在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市场风险仍然很大。
投资者多在持币观望谁都知道文化产业是个朝阳产业,但究竟在哪些领域投资、如何保障风险最低而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几近是业外资本在文化产业门口踯躅不前的直接“困惑”。“大多数投资者在持币观望。”曾有着丰富资本运作经验的北京中文发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广立说,国内外投资者对文化产业的青睐毋庸置疑,但由于他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和产业本身的缘由,阻碍了其前进的脚步。产业本身的缘由,杨广立解释说,第一,目前的文化企业特别是国有文化企业多数是事业单位转制的,这些企业的经营思路和市场观念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第二,缺少懂企业管理和文化产业的复合性人材;第三,企业运作很不规范,大多还存在计划经济的痕迹和“等、靠、要”的思想,企业缺少战略目标和文化品牌;第四,文化产业整体上依然处于以国有机构为主、市场化程度较低、产业集中度偏小的低级发展阶段,基本不具有产业化的范围效应。除产业投资者的观望外,风险基金在文化产业里也其实不顺畅。虽然随着携程等10几个络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的成功登陆,创业投资在逐渐成熟的进程中也随之步入一个高潮时期,中国的风险投资业已构成年投资额100亿人民币左右的范围。但据视察,除络传媒以外,风险资本对文化产业其他领域的参与几近很少。具体到传媒领域,由于广播、电视、平面媒体、有线络和内容制作等政府的管制比较严格,政策面上存在着诸多限制,和国有文化企业所存在的产权结构不清,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的进度就比较慢。对如何吸引风险投资,除文化产业本身需要加快市场化的进程,杨广立说,文化产业界可以主动与业外资本搭建投资平台,建立类似基金的机构,专门负责文化产业的融资。同时,他建议说,这1平台除能够吸引大量风险资金外,一定要非常了解文化行业和市场现状,能够准确理解政策,熟习该领域人员的情况,以此避免投资失败。不过,齐勇锋也指出,风险投资已有一套成熟的运作模式,但风险投资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注定了它不可能广泛地进入文化产业,它垂青的只是那些高回报、具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完全产业链的项目。
投融资体系还需哪些基石专家指出,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文化产业,要想创新发展,必须在革新自己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引进各类投资资本。那如何在现阶段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呢?齐勇锋表示,应当建立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投资准入区分化为特点的,与国际惯例相接轨而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文化投融资体系。具体来说,调剂国有资本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投资范围,推动国有资本投资机制的转变;构造一批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文化投融资运营主体;下降投资准入门坎,鼓励非公有资本以直接投资、间接投资、项目融资、吞并收购、租赁等情势进入一般竞争性文化行业,对中小型国有文化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平台和结构调整功能为大型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提供保障;建议由国家和有关地方政府各自出资,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参股,设立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在加强信用制度建设,控制金融风险的条件下,在信贷政策方面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措施,探索专利权、著作权和经过评估的文化资源项目、销售合同、门票等现金流量等作为银行信贷抵押的途径和方式,使文化产业发展得到更多的间接融资支持;最后,要加快文化要素市场建设,带动人才市场建设,实现资本与人材的有机结合。